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2|回复: 0

[转贴] 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曾令爱因斯坦魂牵梦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21: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87dd08a6a.jpg  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


二战期间,苏联女间谍玛加丽塔-科涅库娃为了获得美国原子弹的秘密,曾成功混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资深学者的小圈子,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着迷。玛加丽塔精心保留下来的九封书信暴露了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的感情,这段神秘而浪漫的恋情,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和苏联的解体,逐渐浮出水面……   惊天秘密   2003年,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市的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女性间谍展”。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名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女间谍。她是早期社交界的宠儿,雕塑大师的夫人,集美貌、风度、艺术修养于一身。但是在她去世十多年后,展览却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二战期间她通过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私交,为苏联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过贡献;她也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之一。俄罗斯政治警察博物馆馆长路德米拉-米哈依洛夫娃说:“大多数俄罗斯女间谍都是貌如天仙,受过良好教育,并且机智敏捷,而玛加丽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玛加丽塔是苏联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1874-1971)的妻子,她美丽聪慧且品位高雅,她的丈夫谢尔盖-科涅库夫是20世纪俄罗斯雕刻巨匠,享有“俄罗斯罗丹”的美誉。1924年,年轻貌美的玛加丽塔就随丈夫来到美国,举办苏联艺术展。经莫斯科批准,玛加丽塔与丈夫接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居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在此期间,玛加丽塔被另一名身在美国的苏联女间谍耶丽扎维塔-扎鲁宾娜招募为间谍,在克格勃的代号是“卢卡斯”,专门为苏联收集美国高科技方面的情报。   陷入情网   玛加丽塔是在1935年与逃避纳粹迫害定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初次相识的。1935年6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玛加丽塔丈夫科涅库夫为爱因斯坦塑一个雕像,得知这个消息后,玛加丽塔的上司当即要求她借此机会与爱因斯坦结识。   在科涅库夫工作室,爱因斯坦认识了科涅库夫的夫人兼助手玛加丽塔。爱因斯坦对这位美貌而风度迷人的俄罗斯女性深深着迷,而玛加丽塔也对这位举世闻名的科学天才颇有好感。这一年,玛加丽塔39岁,而爱因斯坦已经56岁了。   1940年5月,欧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玛加丽塔的祖国苏联也在战争初期成为受创最重的国家。玛加丽塔联合爱好和平的人士以及在美国的苏联同胞积极参加反战工作。由于她的积极努力以及个人影响,她被选为援苏协会秘书长,指挥手下数百名工作人员。她的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各大报纸上,埃莉诺-罗斯福夫人也成了她的密友。   爱因斯坦也是坚决反战、支持和平的阵营中的一员。想到自己的祖国同胞正在遭受德国法西斯的屠杀,生为犹太人的他怎么也不能平静。玛加丽塔的爱国和反战也令他颇为敬佩。由于爱因斯坦夫人埃尔沙已经于1936年因为肾病去世,孤寂而苦闷的爱因斯坦遇到美貌而志趣相同的玛加丽塔更使他备感心仪。   爱因斯坦的心慢慢被玛加丽塔所占据。除了两位夫人,他还曾经有过不少的情人,可是面对有夫之妇玛加丽塔,这位迷人的俄罗斯女性,他犹豫了,好久才终于结结巴巴地向玛加丽塔提出了约会。玛加丽塔害羞地低下头,沉思了半天后回答道:“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玛加丽塔半推半就更激起科学家兼大情人爱因斯坦苦苦追求,他给玛加丽塔写了无数封情书。玛加丽塔当然也接受他的感情。作为克格勃的间谍,玛加丽塔的任务本来就是接近“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虽然爱因斯坦没有参与“曼哈顿”计划,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E=MC2”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通过爱因斯坦来获取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情报,正中玛加丽塔的下怀。   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爱巢。爱因斯坦在那间被他在情书中称为“我们的洞房”的办公室里,与玛加丽塔频频约会,有时彻夜不归。   反战大师与原子弹   爱因斯坦一生都没有掩饰过对战争的厌恶,一战爆发的第二个月,他参与发起了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其成员大批被捕并遭到迫害被迫转入地下的情况下,他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914年10月,德国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所谓《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在《宣言》上签名的有93人,许多享有世界声望的德国名人,包括伦琴、普朗克、斯脱等都在上面签了名,但爱因斯坦却坚决予以拒绝。在拒绝的同时,他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告欧洲人书》仅有的四位国际知名签名者之一。1931年在牛津大学短期任教时,他参加的争取和平活动甚至多于科学会议。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还是成功地来到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   由于德国法西斯的疯狂种族主义迫害,一批科学家离开欧洲来到了美国。奥本海默、波尔等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来到美国,并带来了原子弹研究的原理和基本材料。这个时候,德国的科学家海森堡已经在组织科学家加紧对原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开发了。一旦德国制造出了足以毁灭世界的原子弹,后果将不堪设想。基于这种考虑,1939年夏,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向美国政府提出应抢先研制原子弹,几乎没有这类知识的官员却将此建议视为天方夜谭。沮丧的格拉德只好找到爱因斯坦,说服他直接致信总统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爱因斯坦在格拉德拟定的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位爱好和平的科学家并没有想到,自己为了阻止战争的行动,也将酿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此后不久,美国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递交的研制核武器申请得到了批准。1942年夏,面对纳粹德国氘及氚产量令人担心的增长,美国秘密拨款25亿美元,加紧开发核武器,这就是秘密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该计划在美国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领导下,有大批物理学家和技术人员参加,高峰时期参加者人数逾10万人。   爱因斯坦并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发,但是研发原子弹的原理是由他提出的。他提出了公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如果C是个很大的数字,那么C2就是一个更为巨大的数字。很小质量的物体在高速撞击下将产生巨大的能量,而且这种反应还是连锁的,集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世界。为德国法西斯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海森堡,和为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并曾向爱因斯坦请教。   为“爱”冒险   苏联要研发原子弹,除了通过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获取情报外,从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大脑知晓开发原子弹的原理也是路径之一。玛加丽塔担负的重要使命,是通过与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窃取美国研制原子弹和发展高能物理的绝密情报。而将玛加丽塔吸收成为间谍的耶丽扎维塔-扎鲁宾娜,则通过一个名叫“棋手”的间谍接近了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妻子,进而接近了奥本海默,套取关于原子弹的情报。   1945年7月16日,美国人成功地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莫斯科早在此前两周就掌握了爆炸参数及具体日期。面对敌对大国的威胁,苏联加紧研发原子弹。1945年8月18日,苏联国防委员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原子弹的研发。但是对“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旁敲侧击得到的美国原子弹情报,不足以指导苏联在短期内成功研发出原子弹,于是,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动用玛加丽塔这颗“棋子”。   1945年8月,玛加丽塔与爱因斯坦最后一次去萨拉纳克莱克度假。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玛加丽塔却无心欣赏。上级派给她的任务,关系到她和她的丈夫,还有俄罗斯亲人的安全,如果稍有闪失,即便自己和丈夫可以在美国政府的庇护下度日,但是在苏联的亲人实在难说,克格勃对间谍控制之严厉她心里非常清楚。   在呵护备至的情人面前,玛加丽塔失声痛哭,向爱因斯坦吐露了心中的秘密,请求爱因斯坦与苏联驻纽约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依洛夫见面。   面对痛哭的情人,爱因斯坦惊讶万分。但是爱因斯坦十分清楚玛加丽塔的处境,知道她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面临很多麻烦。为了换取情人的笑容,爱因斯坦决定冒险一试。   另一方面,无孔不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因为爱因斯坦同情共产党而秘密监视他,在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档案里,有着厚厚一叠关于爱因斯坦的记录。爱因斯坦不知道美国政府对他的怀疑和监视,但是他深知与苏联的接触必将给他带来莫大的麻烦。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之后,爱因斯坦和“曼哈顿”计划的大多数科学家一样,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曾经力推的为了人类和平着想的伟大计划,最终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伤害。通过玛加丽塔向苏联透露原子弹的制造秘密,除了使情人脱离困境,爱因斯坦也有关于人类和平的考虑。他不愿让美国独家垄断杀伤性极大的原子弹,成为足以威胁世界的核大国,当初为了阻止德国开发原子弹而促成了美国的研发成功,现在,为了遏制美国原子弹的发展,只有借助苏联这个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了。只有力量均衡的核对抗,才能阻止可怕的核战争。   爱因斯坦与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秘密见了面,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的会面被安排在了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在米哈依洛夫的建议下,爱因斯坦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份电报,在电文中爱因斯坦主要强调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至于爱因斯坦是否为苏联情报机构提供过其他有价值的情报,却不得而知。这次会面的成功,玛加丽塔显然是最大的功臣。   爱因斯坦在1945年10月写给玛加丽塔的信中写道:“我在纽约收到了这封急电。我时常想念你。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快乐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玛加丽塔到底是否从爱因斯坦那里搞到了有价值的情报?历史烟尘淡去了记忆,守口如瓶的当事人也已经去世,留下众多历史谜团。1995年,原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苏多普拉托夫在《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中称,玛加丽塔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大量导弹、核武器的尖端技术资料。不过美国专家并不愿意承认,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从事的大多是理论研究,与美国原子弹的发明并没有直接联系,他本人也没有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研发。苏联间谍之所以对他感兴趣,很可能是为了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很显然,如果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肯为苏联说话,支持苏联开发原子弹,那么苏联的原子弹开发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泪眼相别   玛加丽塔的身份已经透给爱因斯坦,难免受到美国政府的追查。为了安全起见,苏联方面命令科涅库夫夫妇回国,以免招惹不必要的外交麻烦。情人就这样永久离去,爱因斯坦难受万分,他也曾经试图苦苦哀求玛加丽塔留下来,但是玛加丽塔继续留在美国的危险性,他比谁都清楚。两人最终泪眼相别。   1945年12月,科涅库夫夫妇安全返回苏联后,获得了一笔奖金和一幢乡间别墅,随即退役并且隐居。她奉克格勃指示,寄给爱因斯坦一个虚假的收信地址,用异地通信的方式安慰爱因斯坦受伤的心,帮他平稳渡过感情危机。不久以后,苏美陷入冷战阶段,玛加丽塔被迫彻底切断了与爱因斯坦的通信联系。科涅库夫早知道了妻子和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玛加丽塔则足不出户,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十年后,1955年,爱因斯坦因为动脉瘤破裂而去世。1980年,在丈夫去世六年后,玛加丽塔也永远合上了双眼。   在漫长的分离的日子里,他们都只能生活在互相的思念之中。   爱因斯坦在那张写有亲笔题词的自画像中这样写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在永远的记忆中吧。”有人说,这首小诗是爱因斯坦思念玛加丽塔有感而发所作的。然而,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再见到这位令他魂牵梦萦的俄罗斯女性。那张凝结着痛苦的思念与甜蜜的回忆的自画像,至今仍然保存在爱因斯坦纪念馆。   玛加丽塔回到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她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但是从玛加丽塔至死保留的爱因斯坦最动人的九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爱因斯坦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5-1-21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