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原产地造假
既然先天上比不过你,那我就“山寨”你,在日本的食品业,这颇为盛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地域环境对事物的重要性。对食品来说尤其如此,如产于阳澄湖的大闸蟹就比别的地方的价值高,来自山西的陈醋就比别的地方的受追捧。产自某一特定区域的产品就是比产于其他地方的同类产品更受市场欢迎,这就是原产地优势。比如,我们都知道茅台的酒好,于是只要是酒瓶上标上“茅台”两个字就会好卖得多,其实,这其中很多并不是茅台酒厂的产品,而是来自茅台镇的一些小酒坊。
原产地优势让这些产品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让非原产地的产品“羡慕嫉妒恨”。既然先天上比不过你,那我就山寨你,于是就有了原产地造假。这股原产地造假风在日本,尤其是日本的食品业颇为盛行。
和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不同,日本消费者则较“自恋”,更喜欢自己的东西。中国消费者把产品看作是老婆,总觉得是别人的好;而日本人把产品看作是孩子,当然是自己的好。日本本地产的产品就是比进口的更受欢迎。加上媒体对国外产品特别是中国产品的推波助澜式负面报道,这种“自恋”情结更加严重了。
2008年1月,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说,自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日本千叶、兵库两县3个家庭共有10人,在食用了中国河北省天洋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速冻水饺后,先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此后,日本媒体对中国产“毒饺子”进行了“轰炸式”报道。
“毒饺子”事件虽然最终被澄清——并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人为投毒所致,但还是让日本消费者对进口产品忧心忡忡,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东西还是自己的好”的观念。
但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却很大,本土产品根本满足不了日本消费者的需求。怎么办呢?
马克思说:“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上绞刑架的事都干得出来。”利益驱动下,“自恋”的日本商家也开始玩起了原产地造假,而且这种风气已经蔓延开来,成为一种盛行的“商业秘密”。
把从马来西亚进口的鳗鱼放到浜名湖里游上一周,它就成了浜名湖产的鳗鱼;把朝鲜的玄蛤放到日本的砂浜睡上一个月,它就成了日本产的玄蛤——放眼望去,日本商场里卖的全是本土产品,上面印着日语“身土不二”,意思是土生土长的日本货。然而,稍加细心就会发现,市场上所出售的某类产品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产量。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就是,新泻县鱼沼稻米的上市量,已经达到了其实际产量的20倍!
其实,这跟“过路茶”、“过夜蟹”、“洗澡蟹”如出一辙。
什么是“过路茶”?西湖龙井很有名,于是,当西湖龙井上市的时候,西湖地区的交通就格外繁忙,大批来自四面八方的茶商运着来自各地的茶叶在当地转上一圈,回头就说我这是来自西湖的龙井茶,其实他只不过是路过了一趟而已。
同样,当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的时候,就会有大批蟹商拉着大闸蟹来到阳澄湖,在湖里泡上一夜,或者只是简单地把大闸蟹放在湖里洗个澡,这些大闸蟹就堂而皇之地成了来自阳澄湖的大闸蟹。
不过即便造假,“过夜蟹”也比“洗澡蟹”要更有职业操守一些,至少“过夜蟹”的蟹跟阳澄湖还有过,而“洗澡蟹”则是阳澄湖还没记住你的传说,你却已匆匆飘过。
不过,有一种原产地造假却是大受欢迎,这就是高丽参。大部分高丽参都是在我们东北地区培育幼苗,之后再拿到韩国种植,这是优化组合,在最适合的地方培育,在最适合的地方生产。
如此看来,造假并非只有中国人迷恋,利益才是所有“假”盛行的源头。利益本是商业的本质,所以,当我们谴责造假的不良商人时,既要理解暴利驱动下的合法行为,更要反思,自己是否为这种暴利添上了一砖一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