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座大山”谁之错??
“就医、上学、住房”被称之为中国普通百姓的新“三座大山”。先说就医问题。老百姓就医问题的解决与否完全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据说国务院正在组织有关部委制订新的政策,至于说是学英国模式还是美国模式,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放开医疗市场。英国也好,美国也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政府包打天下的,也就是说象现在中国这样,一座城市内全是政府办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保护下的所谓“非赢利”医院,在这两个乃至所有西方发达国家根本就不存在。在美国,一般情况下,一座800-900万人口的城市内有两三所政府全免费公立医院,其余为私立医院或私人诊所;管理人员与护理人员属医院固定工作人员,医生几乎全是聘用制。而在英国,公立医院的医生是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但大医院(如国内三甲)的医生必须轮到社区医疗中心去服务,因此有时在大医院并不一定能找到最好的专家诊病,而社区医疗中心都是具有专科、特色和最好的医生在服务。至所以如此,完全是英国的政策所决定的;同一个医生,无论医术多么高明,在公立大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的薪金是完全一样的,对在较偏僻的社区医疗中心上班的医生,政府还会给予适当的补贴。英国给予公立医院医生的保护政策是鼓励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开诊所或去私立医院工作,政府规定在公立医院工作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间是6小时左右(早晨7:30到12:30),预约的病人不超过15个,基本上是每天在公立医院上半天班,其余的时间就完全是医生自己的。对于一个在公立医院工作的主治医生来说,公立医院所付的薪水平均仅占其收入的1/6~1/8。英国政府的公共医疗政策是:低水平、广覆盖。这也就导致了在公立医院做一个普通b超要等一周左右,全身ct或磁共振检查要等一个月左右,有时病人已经死了还在排队等检查。尽管如此,绝大多数老百姓确实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再说上学问题。上学问题应该说基础教育国家已经有了法律保障,但有法不依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如何监督所有国有中小学和真正解决好所谓“重点”非“重点”的择校费问题,还取决于教育部与各级政府。至于说大学教育,既然与国际接轨,高等教育就肯定是个产业,实际上不可否认的已经走上了产业化,走上产业化就一定要有行业规范。最终能否完全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管理好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新中国建立已经近60年,每次谈到诺贝尔奖,早先说是资本主义歧视社会主义,后来不说这个了。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华、丁肇中等华裔诺贝尔奖得主,着实让国人感到欢欣鼓舞、自豪无比,可是他们都是新中国建立前派出的留学生。教育部对此似乎从未认真反思过,且不说解放以来,就说改革开放的这近30年,通过各种途径派到国外留学生不计其数,肯定是远远超过杨振宁、李政道先生那拨人的数十倍之多了。应该说过去的中国人与现在的中国人智商上不会有太多的差别,勤奋程度也不会逊色太多,但为什么在他们之后至今就没有中国人再能得到那个可怜的诺贝尔奖呢?教育部乃至中国的教育界不应该认真的反思这个问题吗?
最后是住房问题。平心而论,当年为共和国建立献身的英雄们是根本不会想到这个问题竟然成为他们后人头上的一座“大山”。应该说,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是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国务院接连出台的有关政策也是可行且有效的,但到底问题出在那里?答案只有一个,出在地方政府!或许大家至今还清晰的记得2005年10月的全国第十运动会,当胡锦涛总书记询问南京奥体中心及配套设施所花费的1000多亿人民币如何筹措时,地方党政官员自豪地回答是通过“市场运作”来的。当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这个所谓的“市场运作”时,才真正的体会到其内涵这所在;那就是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联手哄抬地价,使得房地产价格迅速飚升,把这1000多亿转嫁到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最终埋单的其实是普通老百姓。超过40岁的同志或许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当农贸市场的家禽蛋类等生活必需品价位高到普通百姓无法承受时,咱们的政府总是会拿出专项经费、派专人去农村大批高价采购并及时供应市场,以平抑物价,其实这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应该做的市场运作。最近,江西省委、省府做出庄严承诺:未来要让老百姓用8~10年的存款买得起90平方米的住房。据说大连市委、市政府已作出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拿出30公里圈内土地拍卖,将全部用于建造经济适用房和解困房。上述这些举措才是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效仿的、真正平抑房地产泡沫的市场运作方式,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共产党好啊
坏啊
人啊
正反啊 此时无声胜有声。。。。。。 搞不懂楼上说的是什么东东。 路过,纯粹来灌水。 顶,好东西,狂顶 我的对策是:就医。。合理调整自己,闲暇时间积极锻炼,这样少生病
上学。。义务教育后就出来挣辛苦钱,不怕没工作
住房。。爸爸还有那么几间破瓦房,人要懂得满足
汽车。。我不会开车,也不习惯坐车,所以还是自行车或者摩托
老婆。。她愿意免费进门就让她进,反正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还可以帮你免费按摩 原帖由 玄奘 于 2007-1-4 21:20 发表
我的对策是:就医。。合理调整自己,闲暇时间积极锻炼,这样少生病
上学。。义务教育后就出来挣辛苦钱,不怕没工作
住房。。爸爸还有那么几间破瓦房,人要懂得满足
汽车。。我不会开 ...
你的对策还真高啊。
厉害,高明啊。 说得也有道理哦 道理是有,不过也没办法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