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回复: 1

[分享] 没有设计等于丑,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15: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注:好设计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无数设计师都渴望知道的一个问题。产品设计,是否设计就意味着一切?是否跟随潮流,设计地越精简越好?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文以大众对设计的两种不同态度开篇,向我们介绍了设计大师的修炼之路以及简洁设计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哲学。
没有设计等于丑,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
设计,在未经过系统性培训的人眼中,态度一般是两种:
(一)设计就是简单的画画,没什么稀罕的,看得多了,画的熟练了,自然就能画出“漂亮的”东西。
(二)设计就是高大上的,远离普通人的,只要一个东西经过设计,那就是好的,看到一张满是辅助线的稿纸或是类似的图形,都会说一声:好漂亮的设计!

上面这两种观念,一个过分贬低了设计,一个过分抬高了设计,都是不合理的。设计是个相当大的,笼统的,含糊的概念,我只能浅显的讲几句。

设计大师

设计师水平有高低,审美层次有高低,阅历有深浅,自然做出来的设计也是良莠不齐的,就算是同一个设计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背景,作品也是有好有坏的,所以不能够说某一名设计师做出的作品就一定好,或者就一定不行。

我们谈论某一个设计师,往往要讨论他创作的目的,背景,身处的文化环境,说某某设计师优秀,是大师,是因为他有某一件或者某一系列作品优秀、精炼、具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亦或是开创性。

我所见过的很多人,在对设计师的喜好上,缺乏一定的持久性和理性,往往是某某某被媒体推到了台前,就看他的传记,读关于他的文章,然后从中看到几个句子,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然后觉得自己和大师有共识,最后就误以为自己能够理解设计,能够评论设计,能够在各种场合,线上线下,台前幕后去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去批评别人的审美。

这都是不好的习惯。

设计师说的话,不是不可以看,很多设计师说的话,确实是精炼,是很多年工作的感悟,是希望晚辈后生不要重蹈覆辙的忠告,但是,没有设计、美学基础,这样的文字,未免太空洞,太泛了些,看的不透彻,是要出丑的。

厚积薄发,基本功到位了,点拨一下,豁然开朗,这是很好的事情,皆大欢喜,所以,如果真的希望理解设计原理,还是应该放下名人传记,去好好的看看色彩原理,美学原理,结构美学这些晦涩难懂的大部头。

设计哲学

现在工业设计里最流行的一个概念,叫设计哲学,又或者说设计理念,也有人直接理解成审美观念,三个词,一个意思,浅显点说,就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总结的自己做设计时秉持的一种态度。

Jony Ive因为苹果的再度崛起而被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又因为乔布斯的离世被人们看成是苹果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人物。每一次的产品发布,只要是关乎外形上的改进,包括Touch ID的出现,都有他的视频宣传,他本人也在苹果公司内部深受器重。

他的设计好不好?我记得对他有一个评价,很贴切,工业设计界的鬼才,与之类似的,是诗仙、诗圣...说他是鬼才而非奇才,天才,我猜是因为前者不够显示他思维的出神入化,后者又用的过于烂俗。

他本身的作品,一致的评价是:精致、漂亮、优雅,尤其是iPhone系列,经历了前三代的试水、调整,iPhone 4、iPhone 5、iPhone 5s以及iPhone 5c都是相当优秀的作品。iPhone 4的成功,在于改变了以往的圆润,过渡直接的立方体,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手机的结构。传统的手机,是一块玻璃屏幕加上一个后盖,组合成一台完整的手机。iPhone 4则是三明治结构,玻璃、金属、玻璃。前后手感统一,边缘的手感又略带新颖。

iPhone 5则是在所有人都以为手机的比例已经固定时,做出了大胆的突破,同时为了弥补背面的过分单调,极具创意的做出了双色双材料的设计。当时iPhone 5出现时,是一片叫衰之声,很多人认为这一设计畸形并且粗鲁,现在看来,其实iPhone 5更显得苗条,而老版本的iPhone都是显得矮胖了。

IPhone 5s的出现让很多人失望,当时甚至有人认为指纹识别的功能是鸡肋的,当然现在很多人都尝到了这一功能的甜头,为什么要有这个功能,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的生活场景需要我们在不泄露密码的时候开启我们的手机,这种场景可以留给大家回忆。既然有需求,就需要设计师来选择实现这一功能所需要的组件摆放的位置,既不能影响外观,又不能影响体验。

罗列一下设计需要的元素:
目标:方便解锁的同时不泄露密
元件:指纹收集装置
手机外部元素:听筒、电源键、音量键、静音键(功能键)、Home键、USB接口、耳机插孔、外放孔、SIM卡槽,背面玻璃板,Apple Logo、iPhone字样、金属框、前端玻璃

以上就是手机尚未唤醒时你可以看到的部分,仔细思考一下:是选择在这些原件上做手脚,还是选择额外加一个指纹收集器?摩托罗拉Atrix 4G曾经尝试过指纹识别,他的选择是电源键,那么这里再一次思考:平时使用iPhone,是习惯于用Home键唤醒iPhone还是电源键?你周围的人呢?

首款 iPhone 的问世,向人们展示了 "触摸" 这一人与智能手机极为自然的交互方式。欣赏音乐、浏览网页、拍摄照片,都在指尖轻触间即可完成。这一切皆源自极为简单的一点,那就是你的手指。今天,我们更顺其自然,将 Touch ID 指纹识别传感器带到你的指尖。你的指纹就是完美的密码,与你形影不离,而且根本没有人能够猜出它的样子。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你的手机应该认识你,记住你,而无需你记忆并输入密码才能使用它。我们还认为,那个你与 iPhone 自然而然频频接触的地方,就是放置传感器的绝佳位置:主屏幕按钮。

这,就是设计的逻辑。

iPhone 5c是一款不被市场看好,也没有出色的市场表现的产品,它的出现,有人分析是为了减轻苹果日益增加的成本压力以及消化大量的iPhone 5的面板库存。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如何的,但是我看到了Ive 在这一款产品上的用心,它的出现,解决了4年前iPhone 4发布以来iPhone系列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手感

通过图片中的高光,就能够知道这款机器边缘过渡的圆润。

我们想要为 iPhone 5c 所注入的,是丰富浓郁而又别具一格的色彩,但这是无法由金属材质来实现的。而且,我们对效仿那些一般而易碎的塑料手机根本毫无兴趣。因此,我们为 iPhone 5c 打造了钢质加固框架,并巧妙地将它用作天线,再将独立的外壳部件附于其上,通过激光焊接技术将它们精确地组合在一起。

这是苹果在斟酌再三后做出的选择,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这个案例我们来再一次的分析:
目标:出色的手感+色彩
症结:金属脱色、色彩偏淡
材料:塑料

这时候,我们需要定义出色的手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回忆关于优秀手感的标签:细腻、磨砂、温润、冰冷……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就知道你需要创造的是怎样的一种触感。塑料本身是手感偏暖的,所以在里面镶嵌一块金属天线,使得触摸时不至于过于黏糊。在塑料上喷漆而非涂抹,可以保证手感的均匀温润,经过风干后可以创造出类似于玉石一般的触感。这些工序是需要大量化学、机械制造基础才能够考虑的到的,所以积累依然是关键。

简洁的背后

一件看似简洁的作品,背后蕴含的是设计师们多次的修改,整理,思考,完善。

Jony Ive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为了在产品上不装螺丝钉,那你最后可能会造出一个极其繁琐复杂的东西。

如果就以这个例子为原点展开,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物件入手,电脑的机箱、电话、计算器等等,去数一数他们使用了多少颗螺丝固定,拿掉其中一颗行不行?如果不稳定了,又可以通过什么结构来加固呢?iPhone系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直都是两颗螺丝固定了整个外部结构,而iPad和iPod Touch系列则更为的粗鲁,使用的是胶水。

回到这句话:没有设计等于丑,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应该这样解读:
(一)没经过设计的作品是原始、不完整的作品。
(二)好的设计是经历过复杂的思考、推敲后,用最少的组件去尽可能的完成原始的设计目标。

这样想来,大概和俗语中的四两拨千斤是一个意思。

发表于 2014-10-21 13: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13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