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回复: 2

[转贴] 工业设计中为什么很难发现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业设计中为什么很难发现问题?笔者过去在文章“创新实验与防碍创新能力的因素研究”中曾提出了五个来源:行为主义教育方法,模仿式学习方法,知识绝对价值观,脱离实践的价值观,片面理解习惯传统的价值观。

经过进一步实验调查和思考,又发现了下列原因。

第一,“不可能设计出从没见过的东西”,这一错误信念压抑了创新能力。

笔者问学生:“为什么你们想不出新的气门芯设计方案?”许多学生说:“因为我没有见过其它形式的气门芯。”在其它学校、工厂、公司调查有关问题中,几乎都认为:“没见过的东西就无法设计”。

怎么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从小在家里,几乎处处要听大人的话。在长期生活学习中,每天反复的行为方式多是听课、读书,按老师说的去干,按书上讲的干,形成了“照着干”的行为习惯,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翻书、或问老师,形成了“照猫画虎”的模仿思维和行为方式,久而久之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毕业后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到企业和公司,也造成产品设计、工艺方法和管理方法是靠模仿。那么是谁在一代一带传播这种行为方式呢?不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许多家庭、同事朋友、媒体都在传播这种行为方式,但是,传播模仿行为方式最主要的场所是学校。

第二:在现代,如果缺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难以发现设计问题。

为什么有些学生没有发现打气筒费力的设计问题?有些学生观点认为:“这是我的问题,我的力气小,而不是气门芯的问题,气门芯是死东西,人是活的,我应当锻炼体力。”不知道他到老了是否还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认为“人应当适应机器工具”,这是“以机器为本”的价值观。

其来源有两个。

首先,在大学的各种工程设计课程中,反复强调的是机器、电子的设计原理,这些知识基本都是经典。把这种设计原理一代一代向下传,其中可能潜在地传授了“存在的技术就是合理的,不必质疑”价值观,这造成“技术为本”或“机器为本”的价值观。

其次,应当“学习”什么?以人为本的观点认为:机器设计应当适应人,应当改进机器的人机界面,从而减少操作学习。“以机器为本”的观点认为:机器无法改变,人必须学习机器的操作。

在讨论计算机人机界面如何改进时,笔者曾问过一些计算机教师:“学习键盘操作难不难?”他们都认为:“不难。”有人说:“键盘是计算机的必须输入设备,今后这种键盘将变成现代社会的日常必须用品,只要是头脑和双手健全的人都能学会。”这种预言是没有根据的。笔者又问:“怎么改进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应当人去适应计算机,还是计算机应当适应人?”有人说:“应当人去适应计算机。”有人说:“应当相互适应。”按照这两种价值观,都很难创新计算机的人机界面。这种问题在其它专业中都存在。

第三,设计指导思想、产品的使用经验对发现问题的多少起直接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产品都存在产品设计问题,是否他们能够发现身边这些东西的设计问题?如果缺乏正确的设计思想,就很难发现其中的设计问题。

为了启发学生认识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出示日常遇到的各种产品,例如刷墙用的刷子、印泥盒、银行的密码输入器、火警报警器面板等等,问学生这个产品存在什么设计问题。学生几乎无人能够发现设计问题。这表明:发现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受设计指导思想作用。一年级新生普遍反映:“不知道怎么去发现设计问题”。

创新设计有许多思想,笔者给一年级新生讲述了一种发现问题的设计思想:从是否有利与操作使用方面去发现问题,并要求每个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产品,提出其问题,进行改进,提出新的概念产品。多数学生在两周内都发现了一个或两个产品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概念产品。但是,此后10周中再没有任何进展,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各种产品的使用经验,缺乏其它的设计思想,其它功课太忙。

笔者在三个学校的工业设计系问工业设计学生:“工业设计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改变产品的外形,使它更新颖、更别致、更美。”一年级有些学生说:“说俗了,造型设计就是把圆的变成长的,把方的变成扁的。”这些学生的产品设计也反映了这种设计思想,它只适用于某些产品,例如日用品的外观形状。这种设计思想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对手工艺设计曾经起过部分作用,但是在如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用它能够发现大多数工业产品的设计问题吗?难。只按照这种设计思想,怎么设计汽车?怎么改进设计厨房的油烟机?门窗?桌椅?老弱病残的用品?机器和计算机的人机界面?

以美学为指导的设计思想早已不能满足大量的日用品、机器工具、机电产品、信息产品了,这种设计思想在1970年代初就受到西方设计界的普遍质疑。当前,许多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还是以它作为主要设计思想,从而造成许多学校在教学中“过独木桥”,都设计同样种类的产品,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工业设计系是以平面设计为主。这种教学计划可能是造成大量学生毕业后改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社会性的专业配套。暂且不分析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问题,如果他能够设计出几个新产品,难道企业会认为他没用?如果他们只会画画,搞不了新产品设计,那么就可能让他改行去办黑板报,有些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恰恰如此,这可能正是我们有些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引起的问题。除了广泛的选择设计课题外,是否可以有针对性的搞些特色,例如,航空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是否可以研究飞机座舱和驾驶舱?机械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是否可以研究人与流水线的关系?建筑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是否可以研究人行为与建筑的关系?
文章来源:http://www.vx.com/news/2014_4142.html
图纸推荐:二级减速器   sd敢达能天使
发表于 2014-9-1 19: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坏蛋 于 2014-9-1 19:28 编辑

前面两点说的很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 22: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核心问题,寻找共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寻找“美”的可能性,并尽可能满足未满足的需求,优化已满足的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23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