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2|回复: 0

[转贴] 无设计,无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7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现在需要‘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结合,最好的结合点就是设计产业。”龙永图说。
在本周于北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上,这样的观点正在获得广泛的赞同:那就是“无设计,无未来!”在全球工业生产链上,我们要想改变处于“制造工厂”的低端位置。开掘中国智慧发展中国设计的策略尤县重要。而在这方面,与会的英国设计委员会主席大卫.凯斯特带来了丰富的经验与见地。如今,英国设计产业正成为工业革命以来推动英国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的未来正掌握在设计师手中,他们设计了我们的椅子,设计了我们的手机,设计了我们的政治LOGO,也正在设计我们正在与即将进行的生活……

    无设计,无未来
    听过诸多顶级设计师的阐述之后,也许会对“设计改变生活”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这句话不但关乎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也关乎人们的未来
    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设计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设计就是生产力”……这些话,在这个星期的北京,不断的回荡在“世界设计大会”(leograda)的各个活动现场上。大会被称作“设计界的奥林匹克”,1500多名世界知名设计师齐聚北京。他们提出的这些想法,都正在变成某种常识,让理多的人接受,设计,从微小用具到高楼大厦,从海报书籍到衣服鞋帽,更不说高科技产品,所有这些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听过诸多国际顶级设计师的阐述之后,也许会对“设计改变生活”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这句话不关乎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也关乎人伞兵未来。而各种对于设计师本身的考量,因此也就变得和未来休戚相关起来。

     设计将给人们带来福祉
     英国现在是人们公认的设计之国。这和150年来英国政府制定的发展创意的决策分不开”。大卫.凯斯特(David Kaster)是英国设计委员会的前主席,在他看来,设计不仅仅能够帮助大公司卖出更多的产品。“当然一个既好用又有好的外观的产品,肯定会帮助销售。但是设计还不仅于此,伟大的设计将给人们带来福址。”他认为历史上这类设计并不缺乏,而现在也有很多设计师,在投身于给人类带来更大幸福的设计。“我们最近在做一个合理节水的设计,这个设计对于世界很有意义。”
     他印象更深的,是与英国医疗服务合作的一项叫做“Design Bug Out”的项目,“以前设计师工作的模式,都是设计师接受客户的要求。但我们的项目则是从一开始,设计师就参与,与病患、护士等等各方面的人一起参与合作。”在英国医院里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交叉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会造成9000人死亡,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减少这些感染,保护更多人的生命。”他们的设计很简单,并没有对医院做大兴土木的改建,只是改进了医院常用的椅子,“加上了磁性的材料,修改了椅子的结构,更容易拆装,让椅子更容易清洁,这样的设计可以把护士解放出来,减少时间也减少感染。”
     在他看来,这样的方式得到的是多赢的局面,“这种模式当中,设计师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生产企业很快因为成功的范例而接到全球订单。这种模式也可以应用到比如节水节能方面。”他满怀乐观的认为,这样的设计推广开来,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在所有的这些点点滴滴的设计修正和创新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提升,“好的设计最后的一个条件,是要有很好的公民。”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设计师们的作品,而得到细节上的修正,在他看来,能够慢慢地让世界变得更好。

     设计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
对于设计理论家王受之来说,2008年最为激动人心的设计,是美国设计师索尔.森德(Sol Sender)的团队为奥巴马的竞选所作的整体形象设计。“如果要说有什么设计改变了世界,我觉得他们的设计差不多可以够格了。”王受之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评价道。现在他们所设计的奥巴马竞选Logo早已深入了美国人心,“今年万圣节的南瓜灯最流行的图案就是这个Logo,还有网站专门指导人们如何在南瓜灯上雕刻这样的图案。”“我们并不仅仅限于竞选期间使用这个Logo,针对不同的时期和具体事件,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变体。”森德说道。现在刚刚出炉的,是呼吁人们支持奥巴马医疗政府改革方案的Logo。
      作为一个非商业用途的形象设计,森德很希望看到人们对这个形象有各种自己爱好的发挥。“我们有小朋友版本的,还有人们自己做的硬糖版本的。对这个Logo,我们并不那么强调知识产权,重要的是人们用这个Logo找到和自己一样,想要一个变革的未来的人们。”凯斯特认为,这正体现了新时代设计的新意义,“设计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人们自己也有改善自己生活的需求,设计师们应该主动地与人们交流,不要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派里克.惠特尼(Patrick Whitney)看来,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工业时代不同,现在人们面临众多的选择,“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设计一样受到很多新的挑战,摩托罗拉公司的总裁曾经跟我说过,以前他知道自己能生产什么样的手机,而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任何一种手机都有可能被制造出来,但他却不知道最终究竟是哪一种会投入生产。”
     惠特尼对设计的未来充满了沉思,“设计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问题是现在我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他认为设计师从现在就应该考虑这些问题。设计师们必须摆脱过去那种“来料加工”的模式,主动地加入到凯斯特所谓的“开放式设计”当中。
     不过,荷兰设计大师扬.凡.图温(Jan van Toom)对“设计改变未来”的说法则有自己的保留意见,“我认为对这样的乐观主义,需要审慎对待。因为设计师始终还是要受到大公司的控制,他们还是会成为商业世界当中的一个链条,帮助生产出一些人们不加反思而接受的垃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27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