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5|回复: 2

[转贴] 我们的家园-地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1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
对住在地球上的人类而言,这颗有着广阔天空和蓝色海洋的行星始终给人以坚实、巨大的感觉。然而在宇宙中,地球给宇航员们的印象却并非如此:这个在一层薄薄而脆弱的大气笼罩下的星球并不见得有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征是明显的:漆黑的太空、蓝色海洋、棕绿色的大块陆地和白色的云层。
“伽利略”木星探测飞船飞临地球时发回的照片,正中央是南美洲,下方是白色的南极洲大陆
image002.jpg
人们梦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赏宇宙的奇观。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太空旅行者。我们的宇宙飞船是地球,飞行速度是每小时 108000 公里。
“阿波罗”17号1972年拍摄的地球照片,非洲和沙特阿拉伯在蓝色海洋和白色云层的衬托下显得轮廊分明。
image004.jpg  
地球是太阳的从里往外数第三颗行星,距太阳大约有 150000000 公里。地球每 365.256 天绕太阳运行一圈,每 23.9345 小时自转一圈。它的直径为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
美国卫星拍摄的地球红外图
image006.jpg
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根据板块构造说,地壳由几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炽热的地幔上缓慢移动。它的运动方式基本有两种:扩张和缩小。扩张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远离,地下岩浆涌出形成新的地壳;缩小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碰撞,一个板块钻到另一板块的下面,在地幔的高温中逐渐消融。在板块交界处常常存在许多巨大的断层,地震频繁,火山众多。地球的外壳非常年轻,它不断受到大气、水和生物的侵蚀,并在地质运动中不断地重建。所以地球表面没有像月球那样坑坑洼洼地遍布陨石坑。这样的地壳构造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伽利略”木星探测飞船发回的地球与月球的合影。地球上棕色的是南美洲
image008.jpg
地球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在这个大气层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表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平均气压101.3千帕。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到今天,它们几乎都被结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了。地壳板块构造运动与生物活动共同维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仍然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带来了温室效应,这对维持地表气温极其重要。温室效应使地球年平均气温从早期的-21℃提高到了宜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生命将不复存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希望地球变得像金星般炎热。
“伽利略”木星探测飞船在飞临地球后,“掉头”拍摄的地月合影
image010.jpg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快速的自转与富含镍铁熔岩的地核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磁气圈的形状被扭曲成水滴状。它与大气一同担当了阻止来自太阳和其它天体有害射线的任务。地球的大气还使我们免受流星雨的袭击,大多的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烧毁了。
“水手”10号拍摄的地月合影。地月体积比例关系非常明显。从这个角度看地球上全是水
image012.jpg  
人类开始太空探索后,我们已对自己的行星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现地球周围有一个强烈的辐射区,现在我们把它叫作 Van Allen 辐射带。这个辐射带是宇宙中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赤道上空被地球的磁场俘获而形成的一个环状区域。曾经被认为非常平静上层大气,其实是非常活跃的,它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遵循着热胀冷缩规律。上层大气的这些特性对地球的天气系统有很重要的影响。
320公里高空拍摄的条状白云
image014.jpg  
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有人认为小行星 3753 (1986 TO) 是地球的另一个卫星,但事实上尽管它与地球的轨道有着很复杂关系,但还不能称之为卫星,最多只能叫它地球的“伙伴”。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被放到了地球轨道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已经有了成千上万颗卫星。
巴西上空的风暴云系
image016.jpg  
太平洋上空的涡漩云系
[local]116224[/local]
印度洋上空的飓风眼
image020.jpg
台风云系
image022.jpg  
航天飞机上拍摄的日出
image024.jpg

[ 本帖最后由 惠州表业 于 2008-4-4 19:16 编辑 ]
image018.jpg
发表于 2008-4-4 2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发表于 2008-4-4 2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25 0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