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回复: 3

[分享] 清明节一般都吃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1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人的饮食文化,其实有其最基本的原因.先不说三月三吃蛋吧,端午吃粽子,鸭蛋,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饭,元宵节吃元宵,这里注意两点,一是这些节日基本是分布均匀的,过一段时间一个.第二都离不开吃点什么.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多数年份物质是比较匮乏的,一般都不可能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营养通常是不足的.长期的营养不足就会影响生存,于是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来吃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加之农历三月三这一时期正是鸡生蛋的高峰期,蛋多了,要买的话也价钱不高,所以要"扩大内需",自己吃掉一些,一举两得.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
据说吃了这时煮的鸡蛋,就一年不会头痛。这个风俗是怎么传下来的呢?传说古代孝感一带属云梦泽之一部分,是一片水乡泽国,人们都以打鱼为生。因为人们天天在湖里吹湖风,得了头痛病。一天,尝百草的神农路过云梦泽,看到一些人因头痛在湖滩上打滚。神农很可怜他们,就到处找草药,为这些人治头痛病。可是什么药吃了也无效。三月初三这一天,神农从山上捡来几个野鸡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给人们充饥。人们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鸡蛋后,忽然感到头不痛了。后来,三月初三吃地菜煮
鸡蛋就成了习俗,一直沿续至今。

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重要。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后者则仅供玩赏而已。然而,也有种说法,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头地
发表于 2008-3-31 11: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什麼..就吃什麼

台灣是這樣ㄉ
发表于 2008-3-31 1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明白
发表于 2008-3-31 15: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慢慢的就成了习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25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