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1|回复: 3

[分享] 模具设计标准—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0 2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所有图纸必须做到图示清晰,线条分明,明确使用各种线段来表达图形。
 . 同一图纸不可采用两种投影方法,如无特别原因,全部采用第三投影。       
3. 模图必须包括两个平面视图及横竖剖切图,尽可能剖切每个产品。特别是枕位高低相差大之产
  品,并于平面视图上须画出产品之枕位线,枕位线与产品需间隔1~2MM。       
 . 表示出垃圾钉、顶针板螺丝、凳仔螺丝及模胚标准件位置尺寸。       
         . 图纸上如有相同图形(如:螺丝、顶针、等),必须加以代号识别。       
        6. 码模坑、撬模坑、边钉、排气坑,模胚基准角、内模基准角,图上必须表达清楚。
7. 内模或模胚上之冷却水必须标出高度位置及孔径尺寸,"IN"进、"OUT"出位置。
8. 各成品入水用入水示意图表示入水尺寸,并于图上标注流道尺寸,表达流道形状(梯形;园形)。
9. 无特别要求码模孔是从唧嘴为中心分7"(1/2"BSW×3/4")、10"(5/8"BSW×1")、14"(5/8"BSW×1")
10.标题栏上必须标出需加工模胚零件、内模尺寸(包括斜鸡、油板、等)。所用之材料,如需热
  处理必加以注明。       
                                         1.如模胚上有高低框,偏框或唧嘴偏心,必须加以标注在明显位置。       
         2.所有剖切之产品,镶件部分以及层次较为复杂之图示必须加以剖面线表示。       
 3.图上有行位的,必须有一个独立行位视图标注尺寸。       
                 4.所有非标准唧嘴、车辘、车胎等圆壳必须有一个独立车工图。       
        15.模图上根据产品之基准必须标出产品所处内模位置尺寸,并检测排位之产品与手板倍数比例是
 吻合。       
                                                 6.设计人员必须跟进所设计工模胶样,并加以指导。       
                17.所有螺丝边与工件边距离不得小于螺纹直径的0.5倍,深入工件的长度为螺纹直径的1.2~1.5
 ,并标注位置尺寸。       
                                        18.顶针直径在1/8"以下的一般情况下做有托顶针,以增强顶针强度,避免易断及弯曲。
 9.合金模尖角地方尽量倒圆角,以免淬火后脆裂。       
                20.内模镶件与内模边距大于镶件边的0.3-0.6倍即A=0.3-0.6)B。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21.斜顶斜度为5°~12°(受线切割限制)。                B
Center
A
Center
               
22.对于线形比例一定要适宜,避免看成实线。                               
23.重量超出50KG时至少在侧面加一个M12*24的吊模孔。                       
24.内模与内模,内与行位有以下条件之一时,此盒内模必须有足够管位。               
A.有外形要求而可能出现夹口的塑胶产品;                               
B.有同心度要求的产品;                                               
C.内模有比较大的单向斜度容易错位;                               
D.便于固定修夹口。                                               
25.如内模上的枕位或管位高出相邻的内模或模胚,高出部分要避空至少0.5MM。       
26.内模(包括镶件)的强度不得有以下情况之一:                       
A.不得有1MM厚或以下的薄片突出,特殊情况不得小于0.6MM,且底部至少倒有0.3R角;
B.向外突出的实体不得有小于或等于75度的尖角,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度;       
C.超过20MM高的枕位底部至少有0.3R角。                               
                                                               
27.啤件边距最小符合下列条件的数值,特殊生产厂另行规定:               
A.产品与产品之间10mm;                                               
B.产品与流道之间10mm;                                               
C.产品与内模边15mm,型腔深度的1倍;                               
D.产品与冷却水孔10mm;                                               
E.流道与内模边之间4mm。                                               
28.插穿或碰穿位至少有3~5度斜度并尽可能大些。                               
29.产品的接触面积的代数和超过1200平方毫米的内模、镶位、行位,必须有单独的冷却流道。
30.顶针、司筒在内模或镶件的有效滑动配合高度不得小于15mm,且配合以滑动顺畅为宜;司筒与
司筒针的配合长度不得小于20mm,且当顶针超出司筒配合底部的长度大于顶出行程时,顶针
 头部或司筒配合底部须有倒角以免顶针碰弯。                               
31.滑动镶件、斜顶的有效滑动配合长度不得小于20MM,顶出状态下配合长度不得小于10MM,以
保证上下滑动顺畅,滑动面上开设油糟,且合模必须有可靠的复位和定位。       
32.产品如有骨位、柱位等,必须加以剖视,剖视图必须加以剖面线(以增强图示层次感)。
33.所有回转体、对称物体必须画中心线。                               
34.以上条款为无客户特殊要求下标准,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须特别声明,以免出错。
35.以上条款因技术更新影响,可能有所改动,故设计部门保留更改权。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模、镶件、行位、斜顶块、滑动镶件               
一. 行位与内模,斜顶与内模,合模时不允许有碰伤可能,如有可能发生,内模和行位必须做
3~5度斜度或类似结构。                                       
二. 行位与模胚,压座与模胚合模时不允许有碰撞可能,如有可能发生,须将它们单边至少避空
0.5MM。                                               
三. 行位、斜顶的锁紧角度比导向角度至少大1度。               
四. 斜顶与内模,合模时不允许有碰伤可能,如有可能发生,根据有无料位决定做斜度或类似结
构还是避空以保证合模顺利。                               
五. 行位的有效滑动配合长度不得小于行位滑动底部到行位顶部的以1.1倍,以保证上下滑动顺
畅,滑动面上须开设油槽,且开模后必须有可靠的定位,合模时必须有足够强度的锁紧机构
锁住行位。                                               
六. 合金模的行位两侧必须加压板,压板用管钉定位螺丝紧固,行位底部加油板,油板用螺丝紧
固,油板和压板的材料用油钢并淬火至HRC54-58度;行位弹弓一般用外支弹弓结构。
七. 行位上有行针的行针部分必须有可靠机构定位。               
八. 模具压座坑与模胚边的距离至少15MM,压座伸入模胚的深度至少15MM。
标数                                                       
1.尺寸线必须与成品保持在1-2mm距离;                       
2.标注之尺寸线尽量避免相交;                               
3.有配合之配位尺寸标注时,特别标注公差配合;               
4.标注之成品尺寸尽量保持基准一致;                               
5.对于产品尽可能采用宾子为基准;                               
6.无宾子之情况下,选择从产品上、加工上易取数位为基准;       
7.零件图必须标注出成品分型线、出模角及配位;               
8.活动板需有完整之装配图。
发表于 2008-3-8 2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youdianlua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请支持正版。站内所发布的资源,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华设计论坛 ( 苏ICP备20023187号-1

GMT+8, 2024-11-25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6-2024 Daliang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